【但是总的来说,在雍正朝也的的确确做到了吏治稍有澄清。】

话音落下,太子不由得有些心动。

百利而无一害的东西。

本来那些都是被贪了的。

上缴国库后,再给官员,既是充盈国库,也能够使吏治清明,简直就是一举多得。

这件事放在这里,俨然就是可以直接拿来照抄的东西。

虽然三弟前面说了这过程中有些问题,但是若是把这问题提前就改了呢?那不就皆大欢喜了?

反倒是康熙把这件事落在了那亏空池子上面,不过这件事,真说是说不心动是假的。

事情当前,更多的盼着胤祉继续说下去——

【但是这玩意一代过去,第二代还没开始多少年,就一点点要完了。】

原本有心照抄的太子:?

这都已经前人最好底子了,然后他的继任者就在这种事情上砸盘子???

再想想那个议罪银,两者放在一起,竟然显得那么合理。

额……

太子抬起手来不由得揉了揉太阳穴,试图缓解一下。

康熙见状,到底还是让人给太子也上了一杯茶。

至于四阿哥那边,也是不由得皱紧了眉头。

如此利国利民的事情怎会如此?!

不是说后人维护了吗?!

这就是所谓的维护吗?!

【因为完善养廉银的规定,扩大了能够得到养廉银的官员,变成常态化。】

【亏空的时候,不少官员就盯上了养廉银……】

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】

【没有火耗归公,没有养廉银之前,散碎银子铸成官锭上缴国库的时候,过程中损耗或者说溢出的这些银子,直接归了当地衙门,说白了就是贪一部分给衙门一部分,具体比例全看良心,从皇帝到下面的官场都知道的潜规则。】

【有了这玩意之后,改善吏治一朝,然后就从好好的奖金,逐渐被挪到其他地方补亏空。】

【后期不少官员头上还背着摊捐银然后供给养廉银,甚至议罪银的钱也养廉银里面分期付款,真就凭空贷款,不仅仅没有奖金,最后还倒欠要补。】

【可以说从官员身上的罚款,加上火耗钱的一部分

章节目录